首页

byd调教

时间:2025-05-26 03:49:48 作者:好评中国丨守护“千年瑰宝”,传承灿烂文明 浏览量:58824

  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洛阳龙门石窟,了解当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彰显了对中华文明瑰宝的珍视与对文化传承发展的关切。龙门石窟,这座镌刻在崖壁上的艺术丰碑,穿越千年风雨,承载着厚重历史,生动诠释着中华文明的包容与自信。

  多元融合,见证文明交流互鉴。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历经多朝营建,是丝路古道上的文化明珠。这里,既有北魏“秀骨清像”的飘逸,又有唐代丰腴之美的雍容,展现中国石刻艺术演变。石窟中诸多西方特色装饰纹样,融会河西文化、鲜卑文化、中原文化等多重元素,见证着东西方文明、各民族文化交汇融合。自公元3世纪传入中国,石窟艺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并不断传承,彰显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龙门石窟以石为媒,铭刻下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篇章,是中华文明胸怀天下、海纳百川的有力见证。

  传承创新,焕发文化时代生机。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多年来,我国在石窟寺本体保护修缮、载体加固与环境治理、数字化保存与监测等方面成效显著。龙门石窟研究院开创残损文物虚拟复原及流散文物虚拟复位新模式,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实现文物信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搭建三维数据库、创新展陈方式、打造智慧文旅数字孪生平台,打开“云上龙门”小程序,足不出户领略石窟之美;伎乐飞天“动起来”,北魏乐舞盛景重现。从物质到精神,龙门石窟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的生动教材,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文化自信,筑牢民族精神根基。龙门石窟历经千年而绵延不绝,经风霜而神韵不减,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独特精神标识。无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还是当下国际性展陈与文化对话日益频繁,中华文明始终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不同文明。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到文化“新三样”走俏海外,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愈发深沉厚重。坚定文化自信,让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未来。

  龙门石窟,是历史的馈赠,是文明的丰碑。它诉说着过去,启迪着当下,昭示着未来。在新时代,我们当牢记嘱托,守护好这一瑰宝,让古老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时代光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何竹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高清大图赏“丁达尔”光里的兴安岭

市场意味着商机。眼下,中国消费大市场不断提质升级,正在催生新的投资热点和商业机会。7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服务消费较快增长,1-7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7.2%;新型消费不断拓展,智能家居、文娱旅游、国货潮品成为新的增长点。近期,中国连续印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服务消费等文件,不少外企纷纷成立专门团队,抢抓中国的市场红利。据中国欧盟商会透露,商会1700多家企业会员中,近一半都在跟进“两新”政策的实施进展。

2024中国·雷山苗年暨鼓藏节开幕

他强调,下一步将强化政策集成,加大支持创新发展力度,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签多行”新措施带动香港本地消费股上涨

王毅说,作为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台湾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两岸必将实现统一。这是14亿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台海稳定符合各方利益,而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恰恰是岛内的“台独”势力。“台独”与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就应该支持中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就必须坚决反对“台独”。

诺如病毒流行季来临 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做好防控

报道称,就在这次袭击的两天前,一名29岁的巴西男子在纽约皇后广场地铁站内被人从背后割伤颈部,所幸无生命危险,随后警方公布了嫌疑人的监控照片。

全国铁路暑运累计发送5.4亿人次 多举措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范木从说,今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很适合槟榔芋生长,加上使用了全新肥料,槟榔芋叶片、茎杆很粗壮,根系很发达,芋头长得很大,最大的达十多斤,品质比去年有很大提升,产量也比去年增加很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